6月9日,在西安市临潼区新市街办郭桥村晟丰现代农业服务公司高标准节水增效扩展试验田里,农户们正在田间忙碌着,趁着晴好天气抢收抢种。
“这次收割的小麦总计3.6亩,亩产量达到1260斤,咱这试验田‘西农511’品种选得好,多亏了‘种田管家’,今年收成不错。”看着即将入库储藏的金色麦粒,郭桥村村民牛
“每年每亩为农户节约种地成本300元,平均增产200斤、增收300元。”晟丰现代农业服务公司负责人李二红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试验田流转承包土地400亩、托管土地2700亩。一年下来,增收粮食40多万斤,“飞防化除”为群众节约15万元,“一升一降”增收一笔钱,越来越多的种植户认识到了什么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芒种至,农事忙。随着小麦收割大规模开展,夏播工作也迅速拉开序幕。
一垄地之隔,一台大型拖拉机正牵引着多轮型的复式播种机有序作业。机械走过,田垄上留下中间3行大豆带、两侧各1行玉米带,这种“2+3”新型高效轮作模式,吸引了不少种植大户前来瞧个新鲜。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今年农业农村部面向全国推广的大豆油料生产‘一号技术’。”李二红介绍,为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临潼区积极响应,广泛动员辖区广大农户,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由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要求比较高,来自区、街办的农技人员手把手对种植群众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在播种、施肥、育苗等关键技术环节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规范化操作。
“今年虽然是第一次种,但对新技术很有信心。”李二红笑呵呵地说,从选用种子、栽种模式、机播机收等都有技术人员讲解指导,使得他今年下决心完成500多亩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现在种庄稼不仅要靠勤劳,还要靠技术。”看着一垄垄整齐的土地,李二红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