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位于周村南部丘陵地区葫芦山下的王村镇陈家村,挖掘机正在进行地面最后的平整。“这里将建成17个现代化日光温室大棚,计划9月底投入使用。”淄博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猛介绍说。
葫芦山是周村区王村镇“六山一台”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中的“六山”之一,产业园项目涵盖凤凰山、金山、簸箕山、卧虎山、葫芦山、无影山、钓鱼台等“六山一台”,项目范围16.34平方公里,包含陈家村和宁家村、河东村、东阳夕村、彭家村、彭东社区等共计13个村庄、社区,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计划2023年6月完成。
栽培
“六山一台”,顾名思义,这片区域多丘陵山地,耕地面积少,长期以来这里都是以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收成有限。
在丘陵地区如何搞特色农业?彭东生态农业产业园的兴起开启了一条新的特色农业之路。
2020年,由王村镇彭东村党总支领办成立淄博彭东种植专业合作社,对原有的21栋废弃连拱大棚进行修缮盘活,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新建1座1.5万平方米的高标准无土栽培数字温室大棚,新建11座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建设数字果园150亩,1.2万立方米蓄水池1座,聚力发展高效农业、智慧农业。
2021年,园区产销西瓜50余万斤、精品蔬菜100余万斤,销售收入500余万元,增加彭东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
“彭东模式”是试验,“放大‘彭东模式’效应”则是实验。“六山一台”项目以全域公园城市建设为契机,突出农文旅融合发展,高标准建设三个功能区,致力打造一产有基地、二产有加工、三产有营销,并辅以生态观光、文化旅游、新型社区等功能的农业产业园区。
改良
丘陵地区的传统耕作模式已不符合现代
彭东生态农业产业园发展的是高效农业、智慧农业,园区打造了一套“435”智慧发展体系:依托水肥一体化、瑞士普瑞瓦农作物生理生态监测、温室智能监测、物联网智慧农业四大智能系统;建设新品种无土栽培繁育区、智慧农业科研孵化区、标准化种植示范区三大功能分区;打造蔬果类栽培区、水培区、育苗区、特色栽培技术展示区、蔬果产品展示区五大智慧版块。
突出数字化、智慧化,依托智慧农业服务平台,与智能监控运用传感器、智能控制器等高端物联网设备联接,彭东农业对农业生产的气象、大气、土壤等环境变化趋势、农作物生产情况、农业设施运行状况进行全方位监控和智能控制。在数字智慧农业体系的助力下,彭东农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六山一台”现代农业产业园新规划的智慧农业示范区计划投资1.5亿元,在彭东村建设占地136.3亩数字化智能玻璃温室大棚,与彭东农业现有智能温室大棚强强联合,不断探索高效智慧农业发展新模式,发挥数字农业示范引领作用。
嫁接
“六山一台”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注重外力的引进。周村区积极与市农发集团签约合作,争取专项债券2亿元,策划以彭东农业为中心,辐射周边建设总投资12亿元的“六山一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引进的不只是资金,还有项目。与市农发集团合作的45个日光温室大棚将主要用来种植郭牌西瓜。郭牌西瓜种植历史20多年,是华东地区最早的大面积西瓜种植户,品牌创建于1993年,为国内最早的水果品牌之一。“同样是种西瓜,郭牌西瓜可以卖到100元一个,产出价值可想而知。”王猛说。
“六山一台”现代农业产业园计划投资4000万元打造高效农业种植区在彭东村、彭家村建设占地414亩的日光温室大棚,主要种植郭牌西瓜,与东阳夕猕猴桃、朱家村奇异果等形成产业规模,打造知名品牌。
结合“六山一台”项目的建设,王村镇计划对项目区内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提升,借园区建设之机,大力发展金鱼养殖、旅游民宿、猕猴桃种植等产业项目。
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